当前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内容

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将资产赠与扶养人是否有效?

哈尔滨律师8个月前 (02-19)婚姻家庭132

     【案情】戴某生前曾有过两段婚姻。1986年与庞大某结婚,二人共同生育一子庞小某,后庞大某逝世。2014年与蔡某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或收养子女,后于2017年离婚。

  2019年,戴某因病长期卧床,需要人陪护照顾,于是求助儿子庞小某,庞小某不但不顾不理,而且还表示不愿意负担母亲日后的治疗费用。戴某找到前夫蔡某,双方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协议书》,详细约定了医疗、饮食起居等生活安排及扶养遗赠等事项的权利义务。协议中明确约定,蔡某如能按该协议书约定事宜尽职尽责履行义务,待戴某过世之后,其名下安置房的房屋权益则赠与蔡某。

  戴某与蔡某签订上述协议后,蔡某依约履行义务直至戴某离世。但当蔡某处理完戴某的身后事,拿出《协议书》主张自己的权利时,却遭庞小某强烈抵触。因庞小某拒绝配合蔡某完成戴某名下房屋的过户手续,蔡某将庞小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蔡某合法继承戴某名下房屋。

  【说法】法院经审理认为,被继承人戴某与蔡某签订的《协议书》,性质上属于遗赠扶养协议,协议签订过程是在见证人的见证下签订完成的,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法院予以确认。庞小某作为戴某的儿子,在戴某患病情况下未履行其本该承担的主要赡养、照顾义务,在戴某去世后主张法定继承分配案涉房屋,法院不予支持。蔡某对戴某生前尽了照顾义务,依法判决原告蔡某受遗赠取得戴某名下房屋的所有权利。

  审理法官表示,遗赠扶养协议作为一项独立的继承制度,在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已有成熟经验,它能在老人自主、自愿的情况下,为老人晚年提供更好的物质供养、精神支持或陪伴,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明确、清晰、规范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引导,有效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本报记者亓玉昆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19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哈尔滨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nbwf.cn/?id=33

分享给朋友:

“子女拒绝赡养,老人将资产赠与扶养人是否有效?” 的相关文章

昔日恋人“再续前缘”竟是精心设计的“甜蜜陷阱”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李薇本以为与昔日恋人重逢是命运馈赠,却不料一步步踏入对方精心编织的“甜蜜陷阱”,累计被骗30余万元。近日,经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胡某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2022年8月的一天,远嫁山东、正处婚姻困境的李某...

老人录视频遗嘱将房产留给儿女,为何被法院判定无效?

随着录像技术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以录像形式订立遗嘱。俗话说“眼见为实”,录像遗嘱比起传统的书面遗嘱更加直观便捷,但有时也会因缺少一些关键环节,而被认定为无效。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继承纠纷。  缺少关键信息  遗嘱无效  陈先生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去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