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债务骗取执行 非法牟利身陷囹圄
案情简介:2020年春,王某获悉提起民事诉讼胜诉后,在案件申请强制执行阶段,可以利用法院公信力通过司法拍卖平台拍卖玉器等物品,从而获取大额利润。王某遂与黄某、师某串通,虚构双方之间存在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由王某持伪造的债权凭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取得人民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判决书后,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将黄某、师某名下的玉器等物品进行司法拍卖。2024年1月,王某三人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后该案被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黄某、师某、王某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作出生效法律文书,已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秩序,遂判处王某、黄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判处师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追缴其违法所得。
典型意义:网络司法拍卖具有公开、公正、透明、便捷等特性,能够有效提升拍卖的成交率、溢价率和处置效率,降低拍卖成本,是人民法院重要的执行工作措施。本案中,在双方之间并无真实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王某多次串通黄某、师某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获取裁判文书后,利用网拍平台售卖假冒伪劣的珠宝玉石首饰,获取非法利益,不仅给意向购买人带来风险和隐患,引发买受人的强烈不满,还损害了司法拍卖行为的规范性、严肃性,严重扰乱司法拍卖秩序。本案最终王某三人均被判处刑罚,通过严厉惩处虚假诉讼违法行为,彰显人民法院保障诚信诉讼、维护司法权威的坚定决心,对虚假诉讼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