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正文内容

“放弃”的年休假,离职后还能申请折现吗?

哈尔滨律师2个月前 (09-15)法律资讯32

 员工离职时年休假还有部分未休,提交离职申请时在系统中勾选了“本人承诺所有年休假和调休已休完,若有未休完部分将视为自动放弃”,还可以要求公司把没休的年休假折现吗?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及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利的案件。

  刘某是某公司员工,依法享有年休假。2022年3月至12月,公司未安排他休法定年休假,也未支付年休假折算工资。同年12月8日,刘某提交离职申请时,在系统里“其他”一栏中勾选“本人承诺所有年休假和调休已休完,若有未休完部分将视为自动放弃”,并于12月31日正式离职。之后,刘某向仲裁机构申请要求公司支付年休假折算工资,未获支持,遂诉至浦东新区法院。

  刘某认为,离职程序中“其他”一栏为必选项,不选不能进入下一个流程办理离职,且内容是系统预设的唯一选项,当初的“承诺”是被迫的,自己有权主张年休假折算工资。公司则认为,刘某作出年休假已休完的承诺,且“自动放弃”条款未违反法律规定,拒绝支付其年休假折算工资。浦东新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未安排刘某休年休假,离职申请系统的设置并无其他选项,实际上强制免除了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责任,限制了员工的年休假权,故判决公司支付刘某年休假折算工资9875.13元。该公司不服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浦东新区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陈浩表示,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带薪年休假制度不仅能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用人单位在行使用工管理权和审批权时,须遵循合法的首要前提,结合自愿、合理及协商一致的原则,不能以强制手段迫使员工放弃年休假,也不得滥用审批权,变相剥夺员工的年休假权利。对于用人单位基于自身优势地位,强迫员工承诺放弃年休假或通过不合理审批程序限制员工年休假的,法院有权依法审查并予以纠正,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不得通过格式条款或内部规定规避应承担的责任,也不能剥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本案中,用人单位未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却在系统的离职申请中设置格式条款,要求员工承诺“自动放弃”未休年休假,以此来规避应承担的法定义务。这种设置本质上剥夺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年休假权利,故不能据此认定劳动者在设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放弃年休假承诺系其真实意思表示。用人单位应对设置的格式条款合法及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变相侵害劳动者法定权利的不当行为发生。

  上海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刘华新表示,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既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劳逸结合、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健康举措。带薪年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通过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等,排除劳动者休年休假或获得带薪年休假折算工资的权利。企业在统筹安排生产经营的同时,理应合理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对确因工作需要无法休年休假的员工进行相应补偿,这才是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关键。在当前国家鼓励严格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背景下,该案的裁判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树立了标杆,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徐静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哈尔滨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nbwf.cn/?id=93

分享给朋友:

““放弃”的年休假,离职后还能申请折现吗?” 的相关文章

男子年会上饮酒身亡,公司需要承担责任吗?

 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记者 李洪鹏)岁末年初,很多公司会举办年会聚餐等庆祝活动。2024年初,上海一公司员工陆先生在聚餐中不幸饮酒死亡,其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在松江巡回审判点审理了这起案件。  公司聚餐喝酒出现死亡,公司是否会承...

最高检:以公益诉讼“可诉性”提升办案精准性规范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2月19日受访时表示,检察机关将始终聚焦“可诉性”这一关键,统筹案件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社会公正,推动实现检察公益诉讼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  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将以“可诉性”为核心,准确把握公益诉讼履职的介入条件、时机和尺...

学校公众号推送讲座照片,是否侵犯学生肖像权?

 2021年12月,上海某中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为师生做讲座的报道。2024年7月,小王(化名)从同学处得知该报道,发现文章中有多张活动现场照片,其中2张清晰展现了他的面部特征。小王认为此举侵犯了其肖像权,因此将学校诉至法院。  小王认为,学校并非新闻媒体报道的主体,...

电动按摩枕引发火灾,锂电池生产商缘何免责?

     广州人钟某与罗某系亲属关系。2021年9月27日,罗某在淘宝平台“隆威旗舰店”花359元下单购买案涉商品“Romve羊驼按摩枕”(以下简称案涉按摩枕)并赠与钟某。  2022年7月15日,钟某居住的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某室(以下简称案涉房屋)发生火灾,钟某向消...

杭州中院宣判一起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滕腾当下,快速发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使用户在即便没有真实体验的情况下,仅凭简单指令就能生成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一些AI工具甚至能够模仿特定平台风格,足以实现以假乱真,甚至比真实更“真实”。当以真实内容著称的分享平台遇到深谙平台套路的AI写作工具,司法将如何...

分手后男子追讨所赠财物被驳回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恋爱时,情侣之间常互赠礼物、转账示爱,当爱情消逝,曾经送出的财物能否索回?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赠与合同纠纷,驳回原告黄某的诉讼请求。2022年10月,黄某(男)与丁某(女)相识并发展为恋人关系。交往期间,黄某为表达心意,不仅为丁某购买了化妆品、女生...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